首页

正在播放国产sm受不了了

时间:2025-05-24 17:11:33 作者:高质量发展看中国|小小大蒜种出“辣”经济 浏览量:64756

  中新网成都9月28日电 自古以来,中秋佳节寄托着中国人浪漫的想象与真挚的情感。古时工匠们则把这种想象与情感注入精美的器物之中。当今天的人们在逛博物馆时,仍能通过文物感受到古人的智慧。

  中秋临近,四川多座博物馆里的中秋韵味愈发浓郁。成都博物馆四楼民俗厅展出七只月饼模子,其底部雕刻的花样清晰可见,有的甚至是“中秋团圆”的字样。而在时间更久远的月饼模子上,纹样的类型涵盖民风民俗和神话故事。这些纹样既用来区分不同口味的馅,也用来表达人们内心的祈望。

图为成都博物馆展出的月饼模子。 成都博物馆 供图

  据介绍,成都博物馆展出的七个糕点模子,是民国时期人们用来制作月饼的工具。这些传统月饼模子装饰图案丰富细致,在极其有限的空间里清晰展现出人物、山水、花草、鸟兽等纹饰,花纹精整灵细,设计巧妙,工艺精巧多变,直曲交错又干净利落。模具上双鱼、莲子、缠枝花等纹样,传达出从古至今人们祈求富贵吉祥、平安团圆的心愿。

  一些文物讲述着古人的文化崇拜。在传统文化中,蟾蜍与月亮有着奇妙的联系。四川博物院展出一块东汉月神羽人画像砖。图案中,一只飞鸟展翅飞翔,腹部有一个圆轮,其中刻画有蟾蜍。

图为四川博物院展出的东汉月神羽人画像砖。 四川博物院 供图

  据了解,神话传说中,嫦娥奔月后变成蟾蜍,蟾蜍是嫦娥的化身。蟾蜍的外形丑陋,但是在中国民间文化中却受到了特殊的礼遇。早在仰韶文化时代的彩陶器物上已经印有蛙纹,商代青铜礼器上绘饰了更多的蟾蜍。在丑陋的外貌之下,蟾蜍体现了古人的生殖崇拜。汉代画像砖石将具有旺盛繁殖力的蟾蜍和造人类、主婚姻的女娲同置于一副画面中,传递出相同的意义内涵,即表达了古人对子孙繁衍不息的渴望。

  无独有偶,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也展出了一件蛙形金器。一种观点认为,远古先民对青蛙或蟾蜍如此崇拜,是因为在古人们看来,月亮盈亏圆缺的规律就如同蛙(蟾蜍)的肚腹可以膨大缩小一样。古人认为月亮中有一只神蛙(蟾蜍),是由于神蛙肚腹的伸缩而引起了月亮盈亏的变化。金沙遗址的蛙形金器反映了古蜀人的宗教哲学思想:生殖崇拜、祭蛙求雨、月亮崇拜。

  一些文物反映了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。雅安市博物馆收藏的东汉独角虬龙西王母红砂石摇钱树座,座面雕刻以《山海经》中关于西王母的神话人物为主题。相传西王母拥有长生不死的药,是民间的长生不老之神。嫦娥因服用帝俊自西王母处所求得的不死药而奔月成仙,居住在月亮上面的广寒宫之中。这就是中秋传说之一——嫦娥奔月。

  在中秋佳节,对亲人的思念是永恒的主题。“明月几时有,把酒问青天”,无数文人墨客为中秋皓月留下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,其中苏轼的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广为传颂。在苏轼的故乡,眉山三苏祠博物馆收藏了一幅当代书画家刘旦宅的《明月几时有图》。图中,苏东坡起舞弄清影的人物形象占画面三分之一。当空一轮圆月,并配以酣畅狂放的草书苏轼词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,诗情画意跃然纸上。款识:“三苏祠存。甲子秋日写坡公词意,刘旦宅。”

图为眉山三苏祠博物馆展出的《明月几时有图》。 眉山三苏祠博物馆 供图

  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是苏轼于北宋熙宁九年(1076)所作,时任密州知州。当时苏轼与苏辙已经六年未曾见面,加之政治上的不得意,适逢中秋之夜,皓月当空,引发苏轼对弟弟苏辙的浓郁思念和对人生的无限感慨,于是写下这首著名的中秋词。其中的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至今广为流传。(完)

【编辑:张燕玲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“铁杆邻邦”陆军司令来华,国防部长董军与他会见

三方积极评价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合作丰硕成果,将推动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同欧亚经济联盟以及东盟地区发展战略对接,打造更多合作增长点,为区域一体化进程注入新动能。

全国两会经济关键词,统一战线如何“动”起来?

专家建议,中国绿色科技产业不仅要“走出去”,也要“融进去”。加大海外产业布局,并通过市场的多元化释放产能,不仅可以有效应对风险,还可以增强全球竞争力,助力全球实现绿色转型。(彭训文 张岳怡)

外媒:以军地面部队司令因“个人原因”辞职

4月28日,黑龙江哈尔滨,北方森林动物园第43届“爱鸟周”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在园区天鹅湖畔举行。“爱鸟周”活动历经40多年,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,是哈尔滨市民们亲近自然、了解自然、保护自然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平台。本届“爱鸟周”将以鸟类保护“体验课”搭建昆虫屋、鸟语林现场知识讲解、鸟类放飞等近距离接触鸟类、感受大自然的活动向游客传递保护鸟类的意义,积极引导游客参与“完善保护体系、护佑候鸟迁飞”。进而提高游客的生态保护意识,推进生态文明和生态优美建设。(同晗杰 制作 于琨)

藏戏《诺桑王子》在西藏扎什伦布寺上演

踏入博物馆,从东晋的俑群、南朝的青瓷莲花尊中,观众能感受到历史的温度;当志愿者们声情并茂地讲述1000多年前的历史时,观众也被带入到遥远的时空隧道中,与嵇康饮酒,与王羲之对话。

2023年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总决赛开幕

尺有所短,寸有所长。如果把四大板块视为四位同台竞技的选手,西部地区要想脱颖而出,就必须要有自己的“绝活”,也就是比较优势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